您当前的位置: 创新安卓网 > 滚动

动脉支架价格虚高被发函降价后,心脉医疗告别高增速、扣非净利大幅下降

来源:证券之星 时间:2025-04-03 21:50 阅读量:6770   
导读交出自上市以来最差成绩单。近期,心脉医疗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12.06亿元,同比增长1.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2亿元,同比增长1.9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95亿元,同比下降14.43%;基本每股收益4....

交出自上市以来最差成绩单。近期,心脉医疗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12.06亿元,同比增长1.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2亿元,同比增长1.9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95亿元,同比下降14.43%;基本每股收益4.07元。

心脉医疗指出,该公司部分产品价格及推广策略的调整因素,全年销售额增速及利润受到一定影响。

下半年业绩大跳水,四季度业绩下滑明显

心脉医疗于2019年登陆上海科创板,是微创医疗分拆上市的第一家子公司,主要做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是微创系最赚钱的子公司。

此前2023年,其营收为11.87亿元,同比增长32.43%,归母净利润为4.92亿元,同比增长37.98%;2022年,其营收为8.96亿元,同比增长30.95%,归母净利润为3.569亿元,同比增长12.99%;2021年,其营收为6.846亿元,同比增长45.59%,归母净利润为3.159亿元,同比增长47.17%。

2024年上半年,心脉医疗营业收入7.88亿元,同比增长26.63%;净利润为4.04亿元,同比增长44.36%。但下半年业绩却出现了大跳水。

根据年报,心脉医疗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2.37亿元,同比下降20.75%,环比增长29.81%;归母净利润-5123.79万元,同比下降149.26%,环比下降134.20%;扣非净利润-1.06亿元,同比下降209.78%,环比下降192.32%。

心脉医疗解释称,下半年市场环境变化以及部分产品价格和推广策略的调整,导致全年销售额增速放缓。尽管公司多款产品入院家数及终端植入量保持稳定增长,但整体市场需求的疲软和竞争加剧,使得公司难以维持过去几年的高速增长态势。

2024年下半年,国家医疗保障局对主动脉支架类产品进行价格治理。8月19日下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上海微创心脉医疗Castor主动脉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价格问题的公开问询函》中指出,经初步核实并查询公开信息,你公司Castor支架出厂价格为5万元左右,经代理商供应医疗机构的价格超12万元,初步约谈后你公司提出价格调整计划,但未改变价差显著超出必要范围等事实。

此后的8月23日,心脉医疗发布公告称,大幅压缩流通环节过高加价,将Castor支架等系列胸主支架产品终端价格调整为7万元左右或以下,降价幅度40%左右或以上,价格标准与行业内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Castor支架价格的大幅下调,今年2月25日,河北省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开展胸主动脉支架、腹主动脉支架两类医用耗材产品介绍的通知》,明确将启动胸主动脉支架、腹主动脉支架的集中带量采购工作。这是省级层面首次单独将两类主动脉支架纳入集采范围,具体覆盖区域及参与地区暂未公布。而胸主动脉支架和腹主动脉支架正是心脉医疗的核心产品。

2020年11月5日,我国首次对冠脉支架进行集中带量采购。10个品种中标,价格由均价1.3万元下降到700元左右。

有业内人士指出,高值耗材通过经销商加价导致市场最终价格远高于其出厂价是行业普遍问题,国家医保局主持的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就是与厂家直接谈判价格,减少中间流通环节等因素促成产品的大幅降价。不过,胸主动脉支架、腹主动脉支架集中采购后或对心脉医疗业绩产生进一步冲击。

销售、管理费用增长较快,研发费用却下滑

除了产品价格下调,值得注意的是,其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6.45%,远高于营收增速,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0.51%、69.73%。

心脉医疗解释,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的上涨,主要是由于海外销售团队扩大,海外市场及销售相关推广活动增加。

去年7月,心脉医疗宣布拟使用自有资金6500万美元,收购欧洲医疗器械公司Optimum Medical(OMD),此前,心脉医疗已经持有OMD27.63%股权,通过此次股权转让,心脉医疗通过直接及间接持股的方式持有OMD100.00%的股权并将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不过,2023年,OMD实现营收1.12亿元,同比增长43.55%,净亏损417.95万元,2022年同期亏损2482.93万元。

研发费用方面,与上年同期相比降低45.76%。有业内人士指出,研发费用的缩减幅度令人担忧,尤其是在医疗器械行业,持续的研发投入是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此外,心脉医疗也面临毛利率持续走低,2021年度、2022年度、2023年度和2024年度,该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78.05%、75.18%、76.45%和72.98%。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