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创新安卓网 > 滚动

2025音乐科技融创节举行展演展览板块清明小长假开启

来源:东方网 时间:2025-04-03 23:33 阅读量:6551   
导读东方网记者熊芳雨4月3日报道: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数字缪斯——2025音乐科技融创节”自3月13日启幕以来,工作坊、创投分享会等板块开展如火如荼。值此清明小长假之际,融创节展演板块首部作品——“未来诗·古筝与AI视听音乐会”即将全球首演。...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4月3日报道: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数字缪斯——2025音乐科技融创节”自3月13日启幕以来,工作坊、创投分享会等板块开展如火如荼。值此清明小长假之际,融创节展演板块首部作品——“未来诗·古筝与AI视听音乐会”即将全球首演。同期,融创节展览板块推出的“时空榫卯——从北魏到未来数字影像与声音交互展”将在上海音乐厅四楼乐∞空间正式亮相。

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数字缪斯——2025音乐科技融创节”作为“第40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节中节,“数字激发音乐灵感”,设置作品展演、展览、创意工作坊、研讨会等四大板块,同时举办AI故事小酒馆、音乐科技创投分享会、音乐科技小市集及音乐灯光秀等活动。

首台作品古筝×AI人机共创

记者了解到,融创节展演板块4月开启,4月4日-5日即将在上海音乐厅B2音乐立方上演的首个作品“未来诗——古筝XAI视听音乐会”是艺术家组合“王萌+于淼”的AI共创项目,以音视觉表演形式为核心载体,通过人工智能生成音轨、视觉影像与现场演奏的深度交互,探索传统东方美学与数字技术的边界。

“未来诗”音乐会通过人类与AI的“不完美协作”,为未来艺术写下最真实的注脚。他们的创作不仅仅局限于音乐本身,更致力于打破传统的表演艺术形式,将音乐的创意和灵感延伸至新媒体艺术领域,实现艺术表达的多样化。

据悉融创节展演板块,4台作品是由上海音乐厅面向全球艺术家征集,并特邀4位在国际与国内具有影响力的行业专家、艺术家评委:著名作曲家、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艺术与人工智能专委会副主任、上海市音乐声学艺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于阳,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潘燕,作曲家、跨界表演艺术家杜韵,中国当代作曲家、著名音乐制作人陈致逸作为评委评选产生。

“现场肯定会效果很好。”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副会长潘燕表示:“人机共创是值得探索的艺术创作新模式,作品无论音乐还是视觉都有较强的感染力。”

此外,融创节展演板块另外3台作品也将陆续与观众见面:4月10 日-11日“.minX鸣·思-多媒体交互音乐舞蹈剧场”,4月18日-19日“蝶——旋律与光影的沉浸音乐现场”,4月26日-27日“陀螺游戏——音乐肢体交互剧场”。

“时空榫卯”交互展清明小长假开启

4月4日,融创节展览板块推出的“时空榫卯——从北魏到未来数字影像与声音交互展”将在上海音乐厅四楼乐∞正式亮相。

展览以“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为轴,构建五重时空乐章:北魏年间的永宁寺塔、非遗工艺“螺钿”与“电子版”中国山水画、在AI技术下变幻的宋代建筑屋檐、巴洛克音乐与“观音兜”的融合,以及基于藏地文化创造的未来世界的VR大空间体验。这场穿梭于古塔、园林、廊柱和未来世界的沉浸式声景实验,让梁柱砖瓦在量子计算中重获音韵生命。

展览所呈现的五部创意作品《通天塔》《螺钿桃花源》《宋檐逸梦》《“巴洛克式”观音兜?》《未明之境UNSEEN》,全部经由融创节全球征集遴选产生,通过数字音画结合、AI交互装置、VR沉浸式体验等方式,在数字场域中激活东方传统建筑美学。

《通天塔》创作者,新媒体艺术家唐茂文尝试通过多媒体电子音乐作品展现被誉为中国的“通天塔”——北魏年间的永宁寺塔的宏伟和艺术。据《洛阳珈蓝记》记载,永宁寺塔的高度约为“百丈”,甚是雄伟,可惜因为一场大火而消失。作品的声音设计主要是以人声与佛钵、编钟等中国传统打击类乐器结合为主,视觉设计以塔的形状结构作为核心,使用不同的形态进行变化发展,通过音画结合,尝试表现通天塔的雄伟壮观,也是对优秀中华文化的感怀。

“时空榫卯——从北魏到未来数字影像与声音交互展”从2025年4月4日一直持续到4月26日。

“清明小长假”期间,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多项演出、展览、活动开启春日嘉年华。除了融创节相关演出展览之外,4月5日,第17届范·克莱本国际钢琴评委之一,被誉为钢琴神童的法国钢琴大师丽莎·德勒沙尔将登陆上海音乐厅,带观众领略肖邦与李斯特的经典之作。4月6日,上海民族乐团2025-2026乐季开幕音乐会《脱颖而出Ⅴ》将演绎一批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吹弹拉打、各展其才,一展青年民乐演奏家继承传统而敢于创新的艺术追求。小长假期间,音乐厅还开放了“自由行”参观音乐厅活动,观众可以购票打卡这座历史悠久的建筑。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